固定式輻射報警儀是一種專用于輻射水平監(jiān)測與報警的高精度設備,廣泛應用于核電站、醫(yī)療機構、工業(yè)場所及實驗室等需要嚴格控制輻射風險的場景。其核心功能是通過內置的高靈敏度探測器(如GM計數管、閃爍探測器、半導體探測器等),實時捕捉環(huán)境中的X、γ、β射線及中子輻射,將輻射能量轉化為電信號,經電子線路放大處理后,以數字或模擬形式顯示輻射劑量率,并在超過預設閾值時觸發(fā)聲光報警。
一、設備無顯示或無法開機
可能原因:
電源未接通或供電異常(如停電、保險絲熔斷)。
電源適配器(如12V/24V DC)損壞。
設備內部電源模塊故障。
接線端子松動或接觸不良。
解決方法:
檢查電源插座是否有電,確認供電線路正常。
使用萬用表測量電源適配器輸出電壓是否正常。
檢查設備電源輸入端子接線是否牢固,重新插拔或緊固。
若以上均正常,聯系廠家或專業(yè)維修人員檢查內部電源模塊。
二、持續(xù)報警或誤報警
可能原因:
真實輻射水平超標:環(huán)境中確實存在放射源(如醫(yī)療、工業(yè)探傷、核設施附近)。
探測器故障:GM計數管老化、損壞或高壓電路異常,導致本底計數異常升高。
環(huán)境干擾:強電磁場、雷電、電源波動等干擾信號被誤判為輻射信號。
報警閾值設置過低:閾值低于當地環(huán)境本底水平。
設備受潮或污染:探測器或電路受潮、積塵或沾染放射性物質。
解決方法:
首要確認安全:立即撤離人員,使用便攜式輻射儀確認現場輻射水平,排查是否存在真實放射源。
檢查并重新設置合理的報警閾值(通常為本底值的2-3倍)。
檢查設備周圍是否有強電磁干擾源。
斷電后清潔設備外殼和通風口,保持干燥。
若排除外部因素,可能是探測器或主板故障,需送修或更換。
三、無法報警(該報警時不報警)
可能原因:
報警功能被人為關閉或靜音。
聲光報警器(蜂鳴器、LED燈)損壞。
探測器失效或靈敏度嚴重下降(如GM管壽命到期)。
主機與外接報警器(如有)的連接線斷路。
繼電器輸出故障,無法觸發(fā)聯鎖裝置。
解決方法:
檢查設備設置,確認報警功能已開啟。
使用已知輻射源(如校準源,需在許可和安全條件下)靠近探測器,測試報警響應。
檢查聲光報警部件是否損壞,更換故障部件。
檢查所有連接線纜是否完好。
定期進行設備標定和性能測試,及時更換老化探測器。
四、顯示異常或數據錯誤
可能原因:
顯示屏損壞或接觸不良。
主板或信號處理電路故障。
探測器未連接或連接線斷路(常見顯示“Prob未連接”或“ERROR”)。
環(huán)境溫度超出設備工作范圍(如低于-10℃或高于50℃),導致讀數漂移。
解決方法:
檢查探測器與主機的連接電纜,確保插接牢固,無斷線、短路。
查看設備是否報“ERROR”或“故障”代碼,根據說明書排查。
確認設備工作環(huán)境溫度在技術指標范圍內(通常為-10℃~50℃)。
嘗試重啟設備。
若問題依舊,需返廠維修。
五、通信或輸出故障
可能原因:
4-20mA、RS485等信號輸出線接錯或松動。
通信協(xié)議設置錯誤(如波特率、地址不匹配)。
上位機(如PLC、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)故障。
繼電器觸點氧化或粘連。
解決方法:
檢查接線圖,確認信號線連接正確。
核對設備與上位機的通信參數設置。
用萬用表檢測4-20mA輸出信號是否隨劑量率變化。
測試繼電器輸出是否能正常通斷。
